行動響應地球日 邁入校園教環保

關山慈院邀請慈濟志工一起至鴻德幼兒園教小朋友做環保。

臺東垃圾掩埋場趨近飽和,顯著「垃圾減量」的重要性。為此,關山慈院管理室發想「環保小尖兵」活動,於四月二十二世界地球日前夕,邀請醫院同仁與慈濟志工至鴻德幼兒園宣揚環保,不僅讓小朋友認識垃圾分類,也透過實作及正確觀念的傳輸,讓孩子們瞭解不良的生活習慣,將對地球及人類造成的傷害。


為了讓「環保」淺顯易懂,增加學童對議題的興趣,醫院同仁自製巧虎卡通圖案的資源回收桶,及準備樣式可愛的環保袋及餐盒,送給認真聆聽課程的小朋友;王明鐘師兄與卓瓊華師姊兩位資深的環保志工,也將手工製作的環保教具搬進校園,以實物取代文字說明,讓不識字的幼兒能清楚分辨回收種類。四月十四日當天,除了管理室黃坤峰主任、院長室林碧麗祕書與張寓鈴社工員,還有七位慈濟志工都參與了此次活動。


上午九點,田明宏師兄一如往常至鴻德幼兒園,以帶動唱教學推廣靜思語。事前得知院方的環保活動,田師兄添加了愛護地球的主題,推崇重覆使用不浪費的概念,鼓勵小朋友與家長使用環保餐具,減少製造垃圾等等。只見師兄上起課來有聲有色,將寶特瓶製作而成的賑災毛毯披在肩上,宛如小飛俠般穿梭,讓臺下小朋友笑得合不攏嘴。


一連串的課程內容,包含收納塑膠袋撇步、環保分類十指口訣、環保歌帶動唱、有獎徵答等等,小朋友都非常踴躍發表自己的想法,當寓鈴問出「以後小朋友出門用餐要記得帶什麼?」一位弟弟很快地就舉手回答:「筷子!」緊接著問他為什麼?弟弟說:「因為要吃麵!」話一說出,周圍的小朋友相當激動,紛紛大聲糾正「因為這樣地球才不會生病」,童言童語模樣逗趣可愛。

最後的實作課程,瓊華師姊刻意將日前從鴻德幼兒園回收的資源保留下來,於活動當天攤在臺上,讓小朋友檢視自己是否有落實回收之外,也邀請每個人輪流上臺將垃圾一一分類。過程中,師姊也分享了如何辨別「寶特瓶」及「塑膠類」的祕訣,「瓶子底下凹進去長得像肚臍的是『寶特瓶』;一條直線的是『塑膠類』」臺下老師聽了恍然大悟,直呼自己也上了一堂課。


「我今天學到了垃圾分類,我回家要教爸爸媽媽做分類。」、「我學到了要愛護地球、減少垃圾、重覆使用,我回家會跟爸爸媽媽說我們可以做環保,以後要記得帶環保筷。」課後的心得分享,小朋友回饋了自己的收獲與心得,讓大家聽了都相當感動。瓊華師姊更決定將自己做的環保教材組留在校園,與小朋友約定今後要認真做環保,幫忙減輕師姑、師伯做環保的工作量,小朋友聽了都異口同聲說「好!」。黃坤峰主任表示,好的觀念及好的習慣必須從小扎根,很高興看到小朋友們熱烈的搶著回答且都能說出正確的作法,清淨在源頭,大家要共同愛護我們的地球。


鴻德幼兒園主任彭瑞寶說,很感謝關山慈濟的團隊,為大家上這麼有意義的課程,讓小朋友及老師都學到很多。以現在社會來說,推動使用環保筷還不是這麼的落實,小朋友雖然都還小,但是越小的孩子就越容易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,透過從小的培養,每一次的扎根,反覆的練習及師姑們詳細的說明,小朋友自然而然就能吸收。彭主任期待,慈濟團隊可以將這樣的課程延伸到其他校園,自己也會加強與家長做宣導及推動,讓環保落實社區。


地球暖化日益嚴重,環境汙染問題層出不窮,關山慈院在慈濟志工的陪伴下,走入校園推動環保,期待在潛移默化之下,能營造出美麗無害的健康社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