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作封餅送到家 獨居老人笑開懷

中秋節前夕,關山慈院醫護人員及慈濟志工手作古早味封仔餅送給獨居老人。

月圓人團圓的中秋節即將到來,關山慈院為了關懷獨居老人,攜手製作封仔餅傳遞節令溫暖。二十八日上午九點,員工餐廳熱鬧無比,在糕點師傅的指導下,院內同仁捏著手中的麵皮,將愛心包入餡料紮實的封仔餅。潘永謙院長參與其中,不忘感恩前來教學及捐贈原物料的糕點師傅。「中秋節是糕點店最忙碌的時候,感恩火盛食品行老闆娘鄭媽媽抽空來指導我們,一起出力關懷獨居老人。」

脫下醫師袍,於關山中醫科跟診的八位年輕醫師,有模有樣地跟著大家一起學做月餅;來自澳洲的鄭皓羽說:「大家聚在一起很快樂!就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做月餅,很有家庭溫馨的感覺。」,馬來西亞的陳瑩慈得知做月餅真正的意義,讓她又驚又喜說道:「獨居老人收到一定會特別幸福!」

◎山上下鄉 愛心送到家

沿著彎彎小路,九月二十九日下午,醫務部主任張志芳、中醫科實習醫師陳瑩慈、公衛護理師、行政同仁及慈濟志工,來到電光社區山腳下的一間古厝。住在裡頭的八十歲楊阿公已離婚,膝下無子,生活自理能力差,居家環境髒亂;阿公有高血壓、心臟病及失智症病史,平時由居住在附近的弟弟照料,但弟弟同樣年事已高,且有輕微中風,自顧不暇,沒有多餘的精力照顧哥哥。


直到關山慈院「居家醫療」介入,醫師和社區護理師親自到府看診,弟弟不必舟車勞頓帶哥哥下山看病拿藥,減輕不少負擔。社區護理師黃小玲說,阿公的藥起初開立一個月,但阿公經常忘記吃藥或者把藥弄丟,讓醫護人員傷透腦筋。為了改善用藥情形,家醫科許盛榮醫師將往診次數調整為兩個星期一次,雖然得多跑一趟路,但血壓也變得較穩定。感受到醫護同仁的用心,讓對外人有防衛心的阿公卸下心防,每每看到許醫師的到來,總會以「老師」開心稱呼。

打著赤膊的楊阿公,坐在離家一百公尺外的木頭上乘涼,看見眾人的到來,笑得合不攏嘴,邀大家至家裡作客。張志芳主任走進屋內觀察了一番,留意到地板有一條用膠布纏繞的電線,已嚴重外露容易發生走火,趕緊請同仁幫忙檢查。難得熱鬧的庭院,醫護人員對阿公的關心不斷,提醒阿公多喝水、三餐定時,注意營養......等。雖然整個過程,阿公經常是沒有邏輯的回答問題,但看得出來阿公很開心,也非常歡迎大家。

與阿公道別後,一群人來到賢英阿嬤的樓房,屋內空蕩蕩,擺設相當簡單。阿嬤有糖尿病,因傷口癒合困難左腿已截肢,平時以輪椅代步,但仍不屈不撓自行種菜,簡單料理三餐。雖育有三個子女,但是工作忙碌,無法經常回家探視母親,因此,阿嬤一直有無法自行下山看病和購買民生物品的困擾。幸好,這些問題在關山慈院長照的協助下獲得了改善,照顧服務員會幫忙代購及陪伴就醫。阿嬤感覺到自己生活得到了尊嚴,終於不必再低聲下氣,委託同村的朋友幫忙。


「這個輪椅的刹車都壞了,我們來想辦法申請一個。」仔細檢查輪椅損壞的地方,張志芳主任除了叮嚀胰島素注射的劑量,也再三提醒輪椅使用上要格外小心。不擅於表達的阿嬤,接收了大家的關懷及祝福,眼淚不禁奪眶而出,社工員張寓鈴趕緊向前抱住阿嬤給予安慰。「好了啦!我們不要把阿嬤弄哭。」護理師邱燕婷的一句玩笑話,讓阿嬤破涕為笑。家訪後的週休結束,社工員也在星期一(十月二日)去電關心輪椅問題,阿嬤表示女兒已經購買新的輪椅了,要大家不用擔心。

離開了電光社區,緊接著開往池上鄉,探望八十二歲的新貴阿公。阿公未婚也無兄弟姊妹,有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關節炎、胃潰瘍等病史。阿公看起來精神頗佳,身體還算硬朗,但是對用藥缺乏正確觀念,經常四處看診,重覆拿藥,沒有固定服藥。「中秋節快樂!」張志芳主任遞上封餅,提醒餅的糖份較高,吃的時候要留意一下血糖。阿公目前由關山慈院居家醫療照護,用藥處方經由醫師調整後,除了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,也讓阿公更清楚自己該服哪些藥。

「這是我第一次訪視獨居老人,看到他們一個人生活覺得好心疼,尤其楊阿公的居家環境很不好,對談的時候也覺得阿公都在狀況外,我很擔心阿公一個人如何生活,如果有更多的機構一起幫助他們,那他們的生活會更棒。」隨行的實習醫師陳瑩慈(上圖)說,行醫意義的所在,就是多關懷、多幫助有需要的人,未來自己也會履行「做醫師」的初衷。

 

張志芳主任說,這些感恩戶生活上有許多的不便;藉由居家訪視的安排,看看他們的生活環境和身體狀況,有助於提供更實質的關懷和幫助;有了這樣的體驗,相信大家會更懂得以同理心照顧和關懷老人,也能深刻感受慈濟人文。


走入社區,關山慈院實施長照計畫後,讓更多的獨居老人,能夠在醫療照護及慈濟人文的陪伴之下,找回「家」的溫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