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志相伴教健康 關懷據點樂融融

為了照顧慈濟志工,慈濟基金會成立關懷據點,邀請65歲以上法親參與健康促進活動。

慈濟基金會於關山慈院成立法親關懷站,七月一日順利通過核定,正式成為巷弄長照站的C級服務據點。在慈善志業發展處的指導下,據點以每週一次的課程試行運作了一個月,有越來越多的法親及家屬,都利用空檔前來參與健康促進活動。七月開始,吳昱玞助專擬定學堂課程表,將指導業務交棒給年輕志工,而管理室及居家照護組也會在期間輔導課程進行。


七月三日,志工們第一次透過自主性學習展開課程。由林千筑師姊和鄭素玉師姊擔任指導員。兩人以肢體運動健康操,臉部、頸部、舌頭體操及口腔訓練帶動學員。其中一項遊戲,與先前教的「健腦手指操」有異曲同工之妙,主要是藉由自己的左右手玩猜拳,且每局都必須有輸贏,不能同時出一樣的拳,只見每個人專注凝視著,看見自己不協調的雙手,都忍不住笑了出來。接下來的課程,同樣讓大家笑開懷;千筑師姊將課程稍做變化,將朗讀靜思語更換為繞口令,不僅趣味十足,還能進一步活躍腦部,促進口語能力。

 

「哥哥弟弟坡前坐,坡上臥著一隻鵝,坡下流著一條河,哥哥說:寬寬的河,弟弟說:白白的鵝。鵝要過河,河要渡鵝。不知是鵝過河,還是河渡鵝。」一百首繞口令密密麻麻列在眼前,九十三歲的陳石台師兄看了不禁抓抓頭,露出被考倒的表情。千筑師姊挑了幾首帶頭唸,臺下邊唸邊笑,參差不齊的附和聲,終於在反覆練習後越唸越溜。舌頭不再打結了,師姊們直說好玩,要將這套繞口令帶進池上的長照據點,與社區長輩互動。蘇益記及陳石台師兄唸溜了,還將繞口令轉換成臺語和客家語版本,把大家逗得樂不可支。

七月十七日,由關山慈院居家照護組古花妹督導授課。在音樂課堂中,除了邀請田明宏師兄前來帶動唱,大夥兒也以空藥罐自製樂器,將小石頭放進罐子裡,藥蓋上分別寫著不同音階。當唱到手中的音階,這些人就必須搖晃罐子,以咚咚的聲響跟著敲打節拍,結合肢體的動作,每個人開心的共同譜出一首首快樂頌。

「我畫的是我孫女,想到她快要回來了就很開心~」、「因為我很想抱孫子,所以我畫了一個小孩,希望可以趕快當阿嬤~」活絡筋骨後,接下來是繪畫課。只見大家認真的思考,要將什麼畫進空白的扇子中?應該配上什麼樣的顏色最合適?一筆一畫勾勒出喜愛的圖案。半個小時過去,一面面獨一無二的涼扇「出爐」,每個人輪流上臺分享自己的畫並且為它命名,有人畫象徵慈濟的蓮花、有人畫家裡種的花花草草,還有幾位師姊把對孫子的思念,通通畫進小扇子裡。

環保志工卓瓊華師姊希望自己能成為指揮家,用自己的能量幫助別人。


接近用餐時間,督導將自行調配的精油膏塗抹在每個人手裡,以雙手搓揉後,將精油的芳香靠近鼻子,緩緩吸氣吐氣來放鬆心情。隨後,一大疊的心靈圖卡一字排開,督導又請師兄師姊憑著直覺,選出一張最有感觸的圖案,並分享出這個萬中選一的理由。

 

瑞琴師姊挑的圖只有一盞不是很亮的蠟蠋,她認為這可以提醒自己,做人不要把光芒放太大,要把自己縮小,用柔柔的燈照亮大地和自己。瓊華師姊手裡拿著一張圖,好似一個人坐在天空下,盡情地指揮小鳥在歌唱一樣,她希望自己能成為指揮家,用自己的能量幫助別人。秀子師姊看到凋零的花辦,說這朵花就像自己,慢慢地在枯萎,也想起了 上人再三叮嚀的「分秒不空過」,提醒自己一定要好好把握當下。「這個小女孩很快樂,我覺得做人就是這樣,該做的事就做,不要跟別人計較。」秀枝師姊開心的跳起舞來,還說自己要像圖中的女孩一樣快樂。

 

 一個上午的時間,雖然相聚的時間不長,但每個人的心靈彷彿被重新洗滌一般,心寬自在,收獲滿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