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器官捐贈宣導簽署活動

關山慈院舉辦器官捐贈、預立安寧緩和醫療簽卡活動,期望讓飽受病痛折磨的病人早日獲得重生。

實現生命光采,做自己生命的主人。十二月三日上午,關山慈院家醫科陳世琦醫師、血液透析室護理長吳淑蘋、社工員張寓鈴及師兄師姊共同舉辦器官捐贈、預立安寧緩和醫療志願簽卡宣導活動。投入慈濟心蓮病房十九年,曾經陪伴逾三千位臨終病人和家屬的陳醫師,藉由機會分享臨床照顧經驗,鼓勵民眾支持安寧緩和醫療,讓臨終病人保有最後尊嚴,以傾聽陪伴,取代急救插管的痛苦。


隨著器官捐贈移植的推廣,民眾雖然對器捐的接受度逐漸上升,但面臨生死關頭,親情與大愛之間的不捨,往往還是讓家人難以做出抉擇。吳淑蘋兼任器官移植協調師,以《生死接線員》戲劇片段作為開場,劇中由腦死病人家屬脫口說出的一句話「我知道這是件好事,但為什麼我要當那個壞人?」發人省思。吳淑蘋說,要幫你簽下同意書的人,真的必須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,若生前個人有意願捐贈器官,可以與家人先做溝通,提早為自己完成簽卡的動作。她也坦言,身邊接觸的不管是民眾或病人,普遍能夠接受捐血救人一命,但對於捐贈器官接受度卻沒這麼高;即便接受這個觀念了,也未必能夠身體力行,因此還是需要大家再持續努力。

手裡拿著器官捐贈宣傳單,勸募志工陳瑞琴細細說明器捐的好處。民眾黃美惠的職業是居家照服員,因為照顧過許多個案,讓她感同身受生病的痛苦,她說若哪天自己走了,可以將有用的器官捐給有需要的人,是很有意義的事。民眾黃瑞蘭也表示好幾年前就想要簽器官捐贈卡了,但一直不知道簽署的管道,很感謝師姊主動告知,讓她有這個機會完成心願。瑞琴師姊說,有些民眾有意願器官捐贈,但對於細節仍存著疑問與不安,有了志工的說明為他們增加捐贈的信心。


「受傳統觀念束縛,很多末期的病人都是由家屬代為決定醫療處置,讓病人倚靠著維生醫療在維持生命,但在實際接觸的個案中,許多個案經常因為面臨長期照顧,延伸出其他家庭問題。」張寓鈴表示,這是人生必經課題,也是一個很好的議題,藉由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實施,可以確保病人善終意願在意識昏迷、無法清楚表達時,讓自主意願獲得法律的保障與貫徹。寓鈴說,很開心這幾年看到民眾的轉變,尤其是器官捐贈這個區塊,從一開始的不認同,現在已經會主動詢問,未來自己也會繼續努力將訊息傳遞給社區,受益更多家庭。


除了設立攤位提供全天候的諮詢服務,器官勸募海報也會在活動結束後持續於大廳展出。多一分心,就多一分希望,關山慈院期待扭轉更多人對器官捐贈的看法,讓飽受病痛折磨的病人早日獲得重生。(攝影/黎恆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