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用專業治癒身心靈 復健團隊返仁愛之家

花蓮慈院楊士賢醫師(右二)帶領關山慈院物理治療師走進臺東仁愛之家為住民減輕就醫不便。

二○二○年十月,關山慈院開辦臺東仁愛之家特別門診,自此住民的健康由關山與花蓮慈院共同照護。醫療團隊進駐即將滿一年,提供過家醫科、神經外科、復健科及身心醫學科別服務,其中人氣最旺的屬楊士賢醫師與三位物理治療師邁達爾、潘建志、林正男組成的復健團隊,因為復健人次「供不應求」,門診開辦不久,物理治療次數就從每周兩次調整至三次,每一時段的復健人次約二十五至三十人不等。

 

今年五月本土疫情爆發,仁愛之家的物理治療因而停擺兩個半月,直至八月疫情趨緩,復健器材才重新啟用。「這次回來病人變化很大,本來還可以稍微站的現在都不會站了,有的病人甚至不記得我是誰了。」對比兩個月前病人的活動力與認知功能,讓三位物理治療師很有感,也體會「復健」對這裡的住民來說,是很重要的一部份。

謝先生剛中風就被家人送進臺東仁愛之家,幸好有關山慈院駐點在內,積極安排復健課程,讓病人在急性期內得到完善的訓練治療,短時間就能夠靠著輔具緩慢行走。謝先生說,「這裡的醫生和老師(物理治療師)都很照顧我,不然我剛來這裡的時候,是沒有辦法走路的。」


「謝先生是腦中風合併右側肢體偏癱的患者,今年(2021)一月中旬開始安排物理治療,當時右側肌力大約是三分左右,運動功能方面站立需要中等程度的協助,經過這幾個月的物理治療之後,目前只需要一點協助就可以在平行桿內行走。」楊士賢醫師說,急性期的治療著重於姿勢擺位及關節的被動活動,以預防併發症產生及維持關節活動度,另外床邊活動、早期步態訓練、日常生活活動訓練、吞嚥訓練這些訓練也都是可以在急性期進行。 

呂阿姨因腦中風右側肢體無力與右肩疼痛,同樣在楊士賢醫師的評估下,去年十月開始接受物理治療。「當時病人的狀況是站立需要中等程度的協助,行動也需要依賴輪椅。經過幾個月的物理治療,進行肌力訓練,目前患者的運動功能進步許多;右肩疼痛的情況經干擾波治療後,疼痛情況也有所改善。」楊醫師進一步說明,個案中風已長達多年,治療的方向屬亞急性及慢性期治療,在物理治療方面會加強平衡、肌力、姿態、行走、耐力等訓練,視情況給予輔具及支架,以期達到行動自如之目標。


呂阿姨是很認真復健的病人,除了平時在機構會自行利用防跌扶手走動復健,每次的物理治療也總是堅持做到最後一刻才肯離開。九月三日下午,阿姨一如往常準時報到治療,只是在整個復健過程看起來灰心喪氣,除了專注使力在復健積木上,不見她與其他住民互動。直至同仁開口鼓勵關心,阿姨才低頭長嘆「我十年前就中風了,不想連累先生,乾脆叫他把我送來這裡。」


阿姨接著說,自己有兩個小孩,一個不太聽話,為人母親的自己生病無力管教,這些事情讓她很不快樂,笑不出來!她還說,前幾天看到大愛臺的一部戲,劇名不記得了,但看到劇情家庭和樂的樣子覺得很羨慕。「你拍我,電視會播出來嗎?」阿姨希望可以讓小孩聽到自己所說的一切。經過一番安撫,鼓勵阿姨先從對著鏡頭開口笑做起,因為經常笑才會有好心情。阿姨也點頭答應,下次見面會讓同仁看到狀態更好的自己。

 

用愛陪伴 復健聊心也療心


「這裡的病人行動能力和意識狀態比較差,所以我們需要做一些維持跟訓練,讓他們不至於都沒有機會活動,就算只是來走一兩趟也有訓練的效果;包括對話也是一種訓練,如果病人溝通能力下降,意識狀態愈來愈差,最後就什麼都不動了。」林正男說,通常到醫院復健的病人意識清晰,而且會有家屬陪同,所以在課程規畫上會傾向「加強」;而在仁愛之家就是儘量讓病人能夠「維持穩定」。


「我都會詢問病人的過去,他們就算講得都是一樣的事情,我們還是會聽,因為他們至少願意講,表示有在思考。」邁達爾說,有些病人的意識混亂會跳躍式回答,比如「你家住哪裡?」的話題早就結束了,病人又會突然回答這個問題,但也不要緊,等於也在練習他們的長期記憶。話鋒一轉,「正男~~你記得某某某住哪裡嗎?」邁達爾馬上出題考試。「他是雲林人,然後去臺北工作,後來又到臺東~」,物理治療師對病人的用心可見一斑,但林正男很謙虚:「我每個星期都當作是去陪老人家聊天啊~」

復健的場域有如能夠放鬆心情的聊天室,在沒有家人陪伴的環境中,如遇聊得來的朋友也會讓住民對復健產生不一樣的期待。


「因為安全性的問題,如果沒有我們課程陪伴,病人就不能使用器材了;不過仁愛之家也會安排課程,像是開放大家一起看電視,但我觀察過他們都很安靜沒有互動,不然就只會聽到幾個老人家在自言自語。」邁達爾回應林正男「情緒很重要,來復健的病人來自不同樓層,平常碰不到面;復健的場域可以讓他們有機會認識不一樣的朋友,甚至是一個能夠放鬆心情的聊天室。」


然而,物理治療師不僅扮演輔導復健的角色,也經常藉由傾聽讓病人有抒發情緒的管道。住在蘭嶼的施先生同樣是中風,當天特別央求物理治療師讓他多練習幾次站立的動作。「我想趕快讓自己可以走路,才能早點回家看媽媽~」才開口提到家人,施先生馬上就哽咽紅了眼眶。林正男當下沒有多做安慰,繼續聽病患說著想家的心情,並且拿了張椅子坐在身旁,協助完成加強腿部的伸直訓練,也算是陪伴他圓早日返家團聚的心願。


關山慈院三位物理治療師每周輪流至仁愛之家支援復健治療。(左起:邁達爾、林正男、潘建志)

 

感恩團隊  感恩病人


看見病人的進步,從只能臥床或坐輪椅到能夠恢復行走,甚至恢復日常生活功能,楊士賢醫師感恩大家發揮專業互相合作,才能使病人有這樣的治療成效。「尤其在疫情期間,很多病人到醫院多少會有顧慮,我們能夠來這裡讓住民不必舟車勞頓,又能減少到醫院感染的機會,讓他們在熟悉的環境下就能獲得很好的醫療照顧,兩全其美!」楊醫師說,很幸運有機會到仁愛之家服務,把自己一點點的所長,貢獻給有需要的病人,但病人有進步不是只有團隊的功勞,因為還是得靠病人自身努力復健,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少!此外,楊醫師也提及因人力有限,機構還有一些躺床的病人沒有能力照顧到,因此現階段只能先服務還能行動的病人,未來若有機會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住民。
 

邁達爾說,花蓮到仁愛之家來回總共距離三百公里,自仁愛之家復健業務支援啟動後,楊醫師每週使命必達服務病患。除了每周在關山慈院開立兩個門診,在花蓮還負責醫學院教學及夜診,但楊醫師總是不辭辛勞、勞苦奔波往返花蓮、關山及臺東。在支援門診開辦初期,楊醫師還搭乘最早的班次,一早六點多花蓮出發前往仁愛之家,中午看完診又風塵僕僕搭火車趕回花蓮準備下午的工作。


每每在臨床業務或專業評估遇到疑問時,楊醫師總是細心與治療師溝通解說,並且在交換專業意見後,給予病患最適當的治療。因仁愛之家復健環境及儀器器材有限,但在有限資源下,楊醫師總是能夠為住民提供最專業的看診品質及診斷治療,設身處地為住民著想,以利維持或增進病患最大活動及自主能力。


「楊醫師在復健專業領域貢獻二十年,是我見過最謙遜、謙讓的醫師,總是在病患或家屬讚美他時,將功勞歸功於團隊。」邁達爾說,楊醫師作為前輩從不吝嗇給予臨床指導及建議,作為醫師總是為病患及治療師瞻前顧後,只為求最適合的治療及確保醫療品質。病患常常在治療時會提及楊醫師看診時的細心,以及讚許專業的評估和對病人的尊重;能夠身為關山慈濟醫院復健科團隊的一員,非常慶幸及榮幸能有楊醫師的帶領,往後也希望復健團隊能繼續盡微薄之力,實現慈濟的任務─守護生命、守護健康、守護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