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輕醫師落庄腳 阿公阿嬤相揪看中醫

中醫科巡迴醫療搬遷至龍田社區不僅病人數快速成長,醫療團隊的親和力也再度擄獲在地居民的心。

中醫科巡迴醫療自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一正式開跑,以每週一次下鄉的頻率,在鹿野鄉裡的瑞隆、瑞和小農村巡迴看診將近八年,總計服務3,332人次。為擴大服務範圍照顧更多的社區,二○二○年二月開始,中醫科將看診地點搬遷至距離院區約三十分鐘車程的龍田村,雖然路程拉得更遠了,但與鄉親的心卻更加貼近。


關山慈院目前有九位中醫師,除了沈邑穎主任坐鎮院區看診之外,其他的年輕醫師都有機會參與偏鄉巡迴醫療。而今年度由林昭男、李盈德、張雅筑三位醫師輪流下鄉。每一次的巡迴看診會出動兩位中醫師、一位護理師及行政人力,他們通常在每周三的上午八點二十分集合出發;因為沒有限制掛號人數的關係,返回醫院時往往已經超過用餐的時間。


十九日當天,由行政固定班底蔣姿蘋,以及李盈德醫師、林昭男醫師、開刀房護理人員邱曉昭出發前往。上午九點,一行人來到龍田崑慈堂旁的社區關懷據點,遠遠就望見阿公阿嬤聚集廣場等待。走進診間,現場的候診椅、圍簾,診療床,竟已經由當地社區志工提前排列擺設完成,醫療團隊僅須舖上床單,打開筆電完成連線即可開始看診。 

李盈德醫師從臺北至偏鄉服務,因為病患族群的不同,「講臺語」也成為他在看診中學習的項目之一。

「阿嬤~你會說國語嗎?」從臺北下鄉服務的李醫師不太會說臺語,看診的第一句話不是問阿公阿嬤哪裡不舒服,而是先確定如何溝通。「阿嬤~妳ㄟ當『紅心』啦!」(妳可以放心啦!),雖然李醫師的「破」臺語,讓他也很傷腦筋,但也經常因為這樣的「雞同鴨講」,由旁人站出來幫忙翻譯解圍的畫面,讓診間氣氛變得溫馨有趣。


來到這裡,病患平均年齡在七十歲以上,且有超過半數的長輩都是頭一次看中醫。姿蘋打趣說著,「阿公阿嬤的『第一次』都獻給李醫師了~」。或許是看診不便,又或者忙於農務種鳳梨、枇杷、釋迦、茶葉等等,阿公阿嬤們很少在看病。在他們的人生當中,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是踩在泥土上辛苦工作,而且幾乎都是做到八、九十歲才退休,像是八十三歲的清枝阿公就是去年才退休的。阿公說,「我很少看醫生啦!只有四個月前去醫院照過胃鏡,還有偶爾感冒吃藥而已。」

藉著可近性的醫療,清枝阿公也藉由針灸及中藥調理來調養腸胃。

清枝阿公退休後,每周一到五都會跟太太到據點參加活動,剛好看見慈濟中醫來看診就順便掛號了。從沒看過中醫的他,經過針灸及中藥調理後,覺得腸胃不適的情況有改善,所以今天一早就來排隊,還拿著上個星期吃完的空藥罐告訴同仁,醫生開的藥他都有吃完,新的藥可以再裝進去了。從阿公的表情所看到的,除了眼神裡的期待之外,還有對這些年輕醫師的信賴。

中醫好口碑,在社區阿公阿嬤的口耳相傳下,就連外籍看護也都來看診了。
龍田村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團結的大家庭,社區裡多了可近性的醫療彼此好康逗相報,加上阿公阿嬤治療後的反映都很不錯,口耳相傳之下,連外籍看護也都來針灸。開玩笑問道:「你們介紹這麼多人來,不怕之後看醫生要排很久喔?」他們說:「不會啦!好的事情就是要讓大家知道啊~」印尼看護馬利亞也說,「我之前照顧的阿嬤是植物人,因為常常要抱阿嬤,我的肩膀和腰都很痠;針灸以後覺得有比較好,今天就介紹我印尼的朋友來看。」

林昭男醫師的臺語很「輪轉」,因此除了充當調劑藥師,必要時也會幫忙看診醫師用臺語跟阿公阿嬤溝通。

關山慈院藥師人力有限,因此在巡迴醫療中,林醫師主要的工作是充當調劑藥師,而治療完取針的工作也是由他來負責。林醫師說,目前院內中藥的品項大約三百五十種,帶到巡迴醫療的藥有五十五種,所以看診醫師在開藥時,必須考量現有的藥物,再思考如何幫病人開藥。雖然到社區看診不只設備陽春,還有蒼蠅不時在耳邊飛舞,且往往一站就是三至四小時,但林醫師說:「我們來這裏都覺得遠了, 更何況是這些老人家。即便巡迴醫療相較不便利,但是阿公阿嬤期待的眼神和爽朗的笑聲,讓我覺得這一趟路程是很值得且具有意義的。」

這一趟,總共有十八位病人掛號,眼看已經過了用餐時間,李醫師仍仔細地看著每一位病患。隔著看診區外的布簾,早上來看診的春天阿伯特地繞回據點溫暖的問一句「要不要我去買麵過來給你們吃?」,馬利亞也問「我有很多印尼泡麵,要不要來我家吃?就在附近而已~」,還有主動收拾候診椅的婆婆媽媽,好讓大家可以提早返院休息。這些濃厚的人情,或許是庄腳所在才能所見的一番風景。

下午一點十五分看診完畢,大夥兒在回程途中買了便飯,結束了半天的看診之旅,雖然充滿倦意,但龍田村淳樸的風土民情卻是那麼耐人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