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志工卓瓊華以環保十指口訣教導長照站長輩輕鬆學會垃圾分類。
「其實分類很簡單,把手指頭打開,跟著我一起唸:瓶瓶罐罐紙電一三五七。」十二月十四日上午,關山慈濟醫院後方停車場旁的環保回收站傳來熱鬧聲響,關山巷弄長照站首次為阿公阿嬤安排的戶外環保課程,由慈濟志工卓瓊華及林千筑師姊帶動長輩一起唸環保十指口訣,「瓶」是保特瓶和玻璃瓶,「罐」是鋁罐和鐵罐,「紙」是紙類,「電」是電池電燈,「一」是二手衣,「三」是3C產品,「五」是五金類,「七」是其他類別。
負責帶領關山C站長輩的照服員曾婉如說,本土疫情趨緩了,所以儘量把課程安排在到戶外,讓這些身體都很健康的長輩多出來走走;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據點可以與在地做連結,因此想到可以從慈濟的環保站開始做起,也算象徵從自家起步出發,感恩也是站點學員的瓊華師姊陪伴推動,用行動實踐愛地球。
以十指口訣輕鬆學會了正確分類,接下來由阿公阿嬤實際體驗分類回收。當瓶瓶罐罐被倒入地面時,賴新鎮阿公和印尼看護辛蒂就像穿著雨鞋在雨中踩水的小孩,興奮衝向前劈哩啪啦就踩了起來,就連不便久站的長輩也坐在椅子踩踏保特瓶,或者彎下腰拾起瓶罐用手擠壓著,只見大家越做越起勁不僅分類還順勢整理裝袋。瓊華師姊叮嚀注意安全避免跌倒,也歡迎大家有空可以到環保站走走,把做環保當成運動,活動手腳暖暖身。
「很好玩!希望老師下次還可以帶我們來這裡~」來臺灣已經十年的辛蒂,平時都會陪阿嬤到據點上課,第一次到環保站讓她覺得很新鮮。在分類的過程裡,意猶未盡不斷詢問志工「還有其他可以踩的(保持瓶)嗎?」。看見許多未喝完的飲料或茶水的瓶罐,未經沖洗就直接被堆進回收,她也自我反省以後在家分類就要做好清洗的動作,以免增加回收人員作業處理的困擾。她說,回收這個工作很有趣也很有意義,可惜在印尼沒有垃圾分類的觀念,回去之後會把這樣的體驗分享給家人,鼓勵他們一起做好分類愛護地球。
「這個是很好的運動,也是在做好事。」「雖然有人在幫我們做回收,但我們還是要減少製造垃圾。」「志工很不簡單,每天要處理這麼多回收很辛苦!」,阿公阿嬤在課後紛紛給予回饋。短暫的上午時光,眾人在玩樂中不僅學會正確分類,也了解落實環保對地球的重要性。瓊華師姊呼籲清淨在源頭,購買東西時還是要深思一下「需要」或者「想要」,如此就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垃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