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護臺東仁愛之家 關山慈院「遠距」醫療門診邁入第三年

臺東縣目前有13間養護中心,地理位置由北向南,最北端的為關山聖十字架療養院,最靠南的則是太麻里老人長期照顧中心,其餘集中設置臺東市及卑南鄉,而規模最大的就屬臺東仁愛之家,共有196個養護床,目前收治人數為138位,雖有許多需要照護的長輩仍在登記排隊入住,但因為養護機構照顧服務員普遍招募困難,日間的照護比為1:8,工作人員心有餘而力不足。

臺東仁愛之家社工組長吳叔平(上圖右一)表示,在138位的住民當中,其中由政府轉介的就有117位,也就是有八成以上的住民,可能因為面臨經濟上的問題,或者家人沒有照顧意願被迫送往養護機構。他說,仁愛之家有4位社工,每天有處理不完的家庭問題,面對家家有本難唸的經,有時了解其中的因果關係會難過掉淚,回到工作崗位能夠做的就是四處尋求補助,想辦法為長者媒合社會資源,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夠將機構的虧損降至最低。

中醫科林芳竹醫師至臺東仁愛之家義診。

關山慈院醫護人員前往臺東仁愛之家為員工及住民施打流感疫苗。

關山慈濟醫院自二○二○年十月開始,每週前往臺東仁愛之家開立中、西醫門診,並且提供醫療優惠專案減輕機構及住民的負擔。吳叔平說:「我們曾經和當地醫院洽談合作,但最後都沒有下文,很謝謝慈濟的醫師願意從這麼遠的地方過來看診,對我們幫助真的很大,因為這裡只有一位陪診員,有洗腎、外醫、住院需求等等的長輩,都必須由陪診員跟著外出;慈濟的醫師來這裡,除了減少外醫舟車勞頓的次數,另一方面也能降低機構的開銷,因為經濟困難的病人一旦需要住院,所產生的醫療費、看護費都是由機構自行吸收的。」

仁愛之家住民經復健科楊士賢醫師診斷評估完成,即可開始接受復健療程。 

「這裡有固定的醫師來巡診,對家屬來說是最放心的,尤其他們聽到有復健科都會很支持,因為復健的費用不高,不會造成負擔又能延緩退化。」吳叔平說,在機構裡最能看出治療成效的是復健科,但其他科別一樣功不可沒,像是新進的住民往往會因為不適應環境,出現吵鬧或者不配合照護的情況,而情緒又是我們最難掌控的,若症狀持續無法改善,我們就會很需要身心科醫師的協助。曾經有一位住民有吸毒前科,疑似是產生毒品幻覺妄想,會拿棍子打其他住民,經過蔡欣記醫師藥物治療後情綪穩定,現在是晨操的指導老師,每個星期二會帶住民做運動,病人本身也覺得帶操很有成就感,對病情也有幫助。

李美英照服員看見阿智的進步很是開心,也鼓勵他向許先生的努力看齊,有朝一日讓自己恢復行走。

住民的病情能夠獲得控制甚至是進步,對於每天負責住民吃喝拉撤睡的照顧服務員是最開心不過的事了。四十多歲的阿智(化名)因車禍傷到頭部,住進仁愛之家的二個月開始接受床邊復健治療,是近期被工作人員稱為「奇蹟」的許先生之後,另一位進步最大的病患。「阿智~~你很棒喔!」李美英照服員將阿智推下樓復健,嘴裡不斷鼓勵著。但,阿智兩眼無神,有時會答非所問,講話不太清晰,必須要仔細聽幾遍才能聽懂要表達什麼,照服員卻說現在的狀況已經進步很多了,去年被家人送來的時候是重癱,阿智最近移除鼻胃管,慢慢在練習吃流質性的食物,精神狀況好很多,希望他跟許先生一樣能夠慢慢好轉。

李美英說,住民的心情會隨著氣候的變化受影響,心情起伏很大,不開心會不想運動,但是有復健師在就比較不會偷懶,加上有身心科醫師幫忙調藥穩定心情,照顧起來就不會那麼辛苦。李美英嘆,做這行需要抱病人上上下下,長時間累積自己的腰也會受傷;住民透過復健和中醫針灸治療,不僅痠痛獲得改善,肌肉沒那麼僵硬,對照顧的人來說移位不用這麼費力也能降低職業傷害。

花蓮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蔡欣記醫師說,老年人到機構集中照護已經是臺灣社會結構的一部份,臺東仁愛之家住民年紀大都超過七十歲,機構醫療便利對於住民而言是很重要的。目前大約有三十位左右住民持續在身心科門診追蹤,常見的症狀包括突然的行為異常,人時地混亂無法配合照護,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出現「譫妄」,要特別注意發生跌倒意外;另一種是「失智精神症」會產生幻覺或妄想症狀,出現自言自語、情緒不穩、睡眠混亂,常常因為半夜大聲說話唱歌影響其他住民。對於住民出現這些症狀,身心科都能提供治療服務,協助穩定情緒、減少幻覺干擾、降低妄想強度,讓罹患失智精神症的住民也能很平靜在仁愛之家生活,也使其他住民能享有良好的生活品質。另外,有些住民因為車禍或是其他疾病導致失能,雖然年紀較輕也可能轉介至仁愛之家,個案情緒狀態可能出現憂鬱煩躁、易怒失眠,需要更多照顧關懷,除了藥物治療,社工對於個案心理的支持更重要。而若是症狀持續無法控制,則會安排到醫院住院治療,待病情改善再轉回機構。

病人復健到一半突然癲癇發作,物理治療師邁達爾察覺異常向前扶持,避免發生跌倒意外。

少了一條手臂的許先生也曾經是重癱患者,靠著復健治療與自己堅強的毅力,現在已經能持四腳拐杖緩慢走路。

關山慈院物理治療師林正男說,起初聽到要去仁愛之家支援復健充滿疑惑,因為病房空間有限,且據他所知,復健場地必須合乎安全標準,要在機構申請設置復健空間應該沒那麼容易,他心想:「跑到這麼遠的地方,該不會就只能幫住民做被動關節的運動吧!」倒也不是床邊復健不好,只是擔心病人如果有更大的進步空間,卻受限於空間或器材,無法將病人拉下床是很可惜的,且對物理治療師也會有種無力感。直到看見仁愛之家舊大樓舖了木質地板,醫院裡的復健器材被慢慢搬運過來,整合仁愛之家原有的復健設備,打造出一個寬敞舒適的空間,他知道非做不可了!於是,每週五的全天,他的上班地點就從關山慈濟醫院移到四十公里外的臺東仁愛之家。正男坦言,在仁愛之家是一人作業壓力比較大,除了要和時間賽跑,病人的狀況也比較不好掌控,很容易不注意就昏倒,所以要很小心謹慎。

臺東仁愛之家走過疫情,在艱辛中培養了更深的工作革命情感,社工組長說這是機構經營最辛苦的一年,但相信雨過天晴,希望之後有更多的生力軍加入,一起支持他們,肯定他們!或許翻轉危機的過程還會面臨不同考驗,但就如同許先生復健成功的漫長之路,跨出的每一步伐雖然緩慢,但距離回家的那條路已經越來越近。